竞赛安排

1.参赛对象

  • 高校相关专业在职教师,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;设本科组、专科组二个组别分别竞赛;

  • 课程赛道每队包括1名主讲教师最多4名团队教师;参赛课程须经过一年以上的教学实践;

  • 案例赛道每队最多包括5名团队教师和5名团队学生


2.竞赛日程

  •  提交作品/校级赛:2023年4月10日-2023年9月30日;备赛&校级赛,推荐参加省赛,作品提交截止至2023年9月30日

  • 省级赛&全国赛预赛:2023年10月1日-2023年10月31日;公布省级奖项,产生全国赛名额

  • 全国总决赛暨颁奖典礼:2023年11月;现场汇报答辩,颁奖典礼

    以上计划如有调整,将另行通知,请关注大赛官网官微。


3.竞赛内容

大赛设“课程”及“案例”二个赛道:

3.1  课程赛道,内容分以下四大类别

1) 媒体设计类(含视觉传达设计、包装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、动画)

2) 产品设计类(含工业设计、服装服饰设计和工艺美术)

3) 环境设计类(含建筑设计、景观设计、室内设计和展示设计)

4) 艺术与科技类(含公共艺术、人工智能+设计、VR、AR等)

注:须按照要求提交①参赛课程申报表②教学创新报告③课程综述视频

3.2  案例赛道(新增),主题分以下三个方向

1) “国潮·非遗”方向创新案例

2) “乡村振兴”方向创新案例

3) “可持续设计”方向创新案例

注:须按照要求提交①案例申报表②案例创新报告


4.竞赛办法

按照校级赛、省级赛、全国赛三级赛制组织。省级赛为网络评审;课程赛道全国赛分预赛和总决赛,预赛为网络评审,总决赛为现场汇报答辩;案例赛道全国赛仅设总决赛。

4.1 校级赛:为省级赛选拔赛,各高校根据比赛方案,按时完成校内比赛,设置校级赛奖项,择优推荐参加省级赛的团队。原则上,每个学院每个子项(课程赛道4项,案例赛道3项)推荐1支队伍参加省级赛,且为不同类别,上限为7支队伍;分赛区承办校可适当增加。

4.2 省级赛:为全国选拔赛,各赛区根据全国赛方案组织省赛,于规定时间在大赛官网上传推荐参加全国赛的名单。如个别省份作品数量较少,与临近省份合并。

1) 评审规则:网络评审,满分为100分。

   (1) 课程赛道:课程综述视频成绩占50分,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成绩占50分;

   (2) 案例赛道:根据案例创新报告内容进行打分。

2) 评审分组:分本科(含研究生)组、专科组二个组别。

3) 奖项设置:设置一二三等奖;

   (1) 课程赛道:一等奖按照组委会分配的名额固定数量,并晋级全国赛;二三等奖分别为20%,25%;团体组织奖。

   (2) 案例赛道:一等奖按照组委会分配的名额固定数量,并晋级全国赛;二三等奖分别为10%,15%;团体组织奖。

   注:视征集作品质量动态调整获奖数量

4) 获奖证书:列入当地教育厅的分赛区赛事证书见教育厅证书管理办法;其他赛区省级赛证书由大赛组委会统一颁发电子版证书。

4.3 全国赛:计划2023年10月开始,省级赛一等奖晋级全国赛。

1) 评审规则

   (1) 课程赛道

   ① 决赛形式:分预赛和总决赛两个阶段,全国赛预赛为网络评审,总决赛为现场汇报答辩;

   ② 成绩比例:网评满分为100分,其中课程综述视频成绩占50分,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成绩占50分。按照预赛得分,50%的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

   ③ 总决赛评审:现场汇报,专家提问,现场答辩,满分为100分;

   ④ 总决赛得分:总决赛得分=全国预赛得分×60% + 现场汇报答辩得分×40%。

   (2) 案例赛道

   ① 决赛形式:全国总决赛;

   ② 评审规则:根据案例创新报告成绩评审。

2) 评审分组:分本科(含研究生)组、专科组二个组别。

3) 奖项设置

   (1) 课程赛道:预赛50%的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后设置一二三等奖,比例分别为20%,35%,45%;团体组织奖。

   (2) 案例赛道:设置一二三等奖,比例分别为5%,10%,15%;团体组织奖。

    注:视征集作品质量动态调整获奖数量

4) 获奖证书:由主办单位和大赛组委会颁发电子版证书。


4.4 名额分配

各赛区推荐参加全国赛的名额分配为定额,详见下表。

1677574924942180.png